對于人民幣收藏市場的每一個收藏者來說,1960年2元車工毫無疑問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收藏品之一,它的收藏價值在第三套人民幣中來說比其它任何一張面值的紙幣都要高出許多,其上漲幅度之大無疑就使它成為了第三套人民幣中的佳話。但是,在九十年代,也就是它即將退出市場流通領域的前昔,卻未能在市場上引起任何漣漪。到了二十年后的今天,它的收藏價格一漲再漲,一舉成為紙幣收藏界的黑馬,歸根結底,還是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收藏價值。

據了解,其特殊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第三套人民幣發(fā)行于60年代,當時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普遍不高,5元券和10券對于他們來說,面額已經相當大,不太常用到。可2元券就不同了,面值大小適中,適合高頻率的交易,因此,由于當時極大的需求量,消耗和磨損量也隨之增大,導致現在存世量比較少。
第二,人民幣收藏對于60年代的人們來說,還是一個十分陌生的概念,許多人根本毫無意識。就算是有某些人因曾經投資錢幣收藏而獲取了高收益的人,他也未曾料想2元券到了今時今日會有如此大的升值空間。而且對于那時的他們來說,2元券也算不小的面值了,所以當2元券被宣布退市回收之際,人們就紛紛拿著它去銀行進行兌換了。
第三,在紙幣收藏市場眾多的紙幣中,2元券有著其獨特的歷史價值,它經歷了文化大革命,走過了大生產運動等一系列的歷史階段,它承載著老一輩那久違的記憶。所以即便如今的車工2元身價倍增,卻依然還有眾多的收藏家和投資者對它樂此不疲。

第四,第三套人民幣配冊如今在紙幣收藏市場來說,可謂是人氣甚佳,小三套更是被眾人當成送禮佳品。而車工2元又是小三套的重中之重,理所當然就倍受追捧了,如今它的市場價格在小三套總價中已占據近八成,再加上由于存世量不多,在市面上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更有投機取巧的那些人趁機炒作,這便造就了今天車工2元價格不斷向上攀升的局面。
總結以上四點,相信大家也會覺得1960年車工2元有著特殊的收藏價值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