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癡迷的第二套人民幣歷史(2)

第二套人民幣紅一元:55年3月1日發(fā)行,回收時間69年10月20日。紅色天安門,所代表的是紅色政權與革命象征。史料證明于55年7月被發(fā)現有嚴重褪色變色現象,主要原因是油墨的連接性能差。這也是紅一元存世量稀少,而多為舊品的原因之一,出現褪色問題,而提前停止印制而回收,會造成存世量大減,但又經過較長的時間流通,直接消耗了大量全新品。紅一元的珍貴,不是因存世量的稀少,而是歷史在平凡中的創(chuàng)造。

第二套人民幣黑一元:61年3月25日發(fā)行,回收時間73年8月15日。歷史的光芒讓收藏者領略到黑也是一種獨特的美。

第二套人民幣藍二元:55年3月1日發(fā)行,回收時間76年12月開始。革命圣地延安的標志,從中可發(fā)現第二套紙幣表達的主題,以革命精神與民族團結建設國家為突出主題,在今天的收藏來說,藍二元,紅一元,綠三元是革命精神傳承的載體。

第二套人民幣綠三元:55年3月1日發(fā)行,64年4月15日回收兌換。一個月后64年5月15日停止流通兌換,回收原因是減低前蘇聯對經濟金融與國家人民的沖擊。

黃五元及海鷗:62年4月20日發(fā)行,83年12月1日開始回收。海鷗的鈔紙應該為藍二元印制遺留的鈔紙印刷,因而印制量非常稀少,至今市面上保存完美的全新未流通品非常稀少。
第二套人民幣紅五元:55年3月1日發(fā)行,64年4月15日回收兌換,同年64年5月15日停止流通兌換。提前回收的原因是防止前蘇聯對當時的經濟金融造成的沖擊。

黑拾:57年12月1日發(fā)行,64年4月15日回收,64年5月15日停止流通與兌換。原因是由前蘇聯印刷,為防止前蘇聯攻擊當時中國的金融經濟,而提前回收兌換,并停止流通。
第二套紙幣展現出給我們的不單是高超的藝術品,還是新中國歷史文化的載體,更是中國數千年歷史文明的繼承體現。沉淀著厚厚的歷史文化累積。
從第二套人民幣的發(fā)行時間與回收時間,或許,我們能發(fā)現有許多與第三套紙幣發(fā)行有緊密聯系的地方,她們的歷史是相融合的,緊密不可分的,緊緊地拴在一起,相互影響。